2019年寒冬,某市火车站前发生一起令人痛心的暴力事件。时年54岁的环卫工人赵某坤在执行扫雪任务时,其使用的专业铲雪工具被途经车辆碾压损毁。监控显示,当日14时许,驾驶员李某梁在倒车过程中未注意到作业区域,导致价值数千元的环卫设备严重变形。
"当时老赵只是要求对方道歉并协商赔偿,没想到会酿成悲剧。"目击同事回忆道。在赵某坤与车主理论过程中,双方发生言语争执,随后赶到的车主之子李某情绪失控,连续击打赵某坤头部致其昏迷。虽经医院全力抢救,这位从业二十余年的老环卫工仍因颅脑损伤于2020年1月2日不幸离世。
案件发生后,赵某坤家属在完成刑事诉讼程序后,于同年9月向当地人社局提起工伤认定申请。经长达10个月的详尽调查,人社部门最终确认:①事发时正值赵某坤当班期间;②冲突直接源于维护单位资产的履职行为;③尸检报告与28份证人证言均证实死者始终未主动攻击他人。2021年7月,人社局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法律专家指出,本案的典型意义在于明确了"履职相关性"的判定标准。中国政法大学劳动法研究中心李教授分析:"认定关键不在于伤害是否由工作直接造成,而要看伤害发生是否与履职行为存在必然联系。此案中,工人维权行为与工作职责具有直接连续性,符合工伤认定要件。"
据统计,近五年全国类似"履职伤害"工伤争议案件年均增长12%,本案的裁决为同类案件提供了重要判例参考。人社部门同时提醒,劳动者在维权时应注意保留证据,用人单位也需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