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演示

干部人才永远跟不上?三招让干部成长提速

2024-06-13

红海云

我们说,和干部选拔标准‍‍同等重要的是成长机制。尽管我们讲‍‍将军是选出来的,但企业的‍‍人才跟不上怎么办?人才永远跟不上,这看起来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所能做的,唯有‍‍减少差距,或者想办法找到好的办法,‍‍能够更快地减少这种差距。‍‍比如,‍‍加强内部的管理流程、制度建设,员工到岗之前,提前做好准备,加强业务培训。包括建好‍‍后备梯队,将业务目标分步走等,这些都是企业的常规做法,也都需要时间。

我总结了成功企业‍‍干部快速成长的秘诀,它有三个核心抓手:

‍‍第一个抓手是‍‍以人为核心,把目标管理做透,培养干部队伍打胜仗的能力以阿里“中‍‍供铁军”的运作模式为例。中供铁军就是‍‍指“中国供应商团队”,它是阿里巴巴做To b业务的队伍,在阿里的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后来,中国有很多互联网企业的崛起都与这些人才有关。‍‍美团迅速发展的一个核心原因‍‍就是把阿里做To b业务的CEO‍‍干嘉伟挖了过去,而且干嘉伟又带走了一大批事业部的‍‍人才。

阿里的中供铁军可以说是互联网地推业务的黄埔军校。‍‍‍‍我跟其中一个在供应链公司做CEO的朋友探讨过整个阿里中供铁军是怎么形成的。‍‍他谈到几点:首先,阿里‍‍能够创造出非常漂亮的概念——早启动、晚分享、‍‍中间抓陪访,‍‍这是区域经理和区域主管的责任。‍‍‍‍早启动,即早上定下一天的目标‍‍共识。中供铁军可以把目标管理做到以天为单位,‍‍更有周、‍‍月、季度、半年度和年度的目标;‍‍晚分享是这一天下班后,复盘、比对所有人的成绩优劣,并由成绩好的人分享当天的做法及原因。比如,某人在某天的业绩非常好,是因为他与老客户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之后,‍‍主管或者区域经理还要找到那些‍‍做得不好的原因,通过复盘寻找改进方案;中间抓陪访‍‍是指,所有的区域经理或主管都‍‍要亲自带领新手或者业绩较差的员工,陪同他们访问客户。通过你说我听、我说你听;你做我看、我做你看等方法,促进员工能力的成长。

所以,所谓的早启动、晚分享、‍‍中间抓陪访,其实就是一个目标管理的PDCA循环。如果全国一盘棋,所有的“铁军”都能这样,‍‍是不是就能创造良将如云的局面?并没有出奇不意的概念、行为,就是这么简单的流程,只要‍‍大家按部就班地严格执行,所有人,包括主管、区域经理、大区经理、CEO,从上至下都做好目标管理——实现什么目标、实现情况、复盘、中间的辅导,相信我们的人才都能够获得极其迅速的成长。

第二个抓手是‍‍岗位角色建设,也称为关键岗位能力建设。企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会集中出现一些关键角色、关键岗位的人才短缺,无论外部招聘还是内部提拔、培养,都是短板。内部提拔之后最大的问题是‍‍胜任力不匹配,背后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能力不足。而‍‍能力不足最主要体现哪些方面?体现为‍业务能力的不足。‍‍绝大多数刚提拔到新岗位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要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就要进行‍‍岗位角色能力建设。

比如,研发型企业‍如果采用项目经理制,最缺乏的两个关键岗位‍‍往往是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而且,提拔了一批又一批的人上来,也还是不知道应该做什么。很多企业立项混乱,真正有产出、有效果的项目并不多。一些企业将其归因为流程问题,于是建立项目流程、产品规划流程,之后,一切都得不到改变。比如,产品经理一定要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负责。这个岗位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是产品规划。但是,‍‍做产品规划是不是要有市场洞察?洞察之后是不是要有策略、有目标、有关键任务?对于这些要求,产品经理全部清楚、明白,但是具体到市场洞察环节,他依然不知道何去何从,因为他不清楚客户的情况、竞争的情况,‍‍或者虽然知道,但似是而非。

‍‍太多的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对战况的‍‍把握不足,以及策略思维的缺乏。这时,即便是掌握了战况,到底要用什么样的策略赢得竞争,也不知道。所以,我们的产品的规划流程‍‍很专业,大家也都在很认真、很辛苦地执行,但是内容错了,当然不会有什么效果。‍‍这个时候怎么办?‍‍围绕这个关键岗位角色做专项的集中培训,‍‍甚至给出一致性的工作场景。‍‍很快,有悟性的人得到了提升,不行的人就淘汰。一边是成长,一边是选拔、淘汰,‍‍这才是关键岗位的角色建设。

‍‍在岗位角色建设中,也包括了‍‍储备干部梯队的成长建设。

还是以阿里为例,核心是抓两头:一头抓储备,‍‍一头抓高管。

为什么抓两头?第一,任何企业的职级都是金字塔式的,‍‍越往上职位越少;‍‍第二,‍‍在良性、健康发展的情况下,上面的职位都是从下面提拔上来的。这样,如果储备干部不健康,素质、价值观、‍‍能力都不合格,说明我们的整个梯队都不合格,企业还怎么发展?‍‍所以,人才梯队建设一定要抓两头。

‍‍有的人不知其所以然,‍‍看到别的企业设置管培生岗位,也跟风这么做。其实,这种储备干部的方式,就决定了未来人才梯队的质量不高,要么合格的干部不足,‍‍要么不好选拔。

为什么企业抓储备干部需要重视内部管培生?‍‍我们先来看阿里优秀销售M0的培训内容。

首先是优秀销售的一天。这是一整天的课程。就是说,作为一个即将升任主管的人,我对我的下级这一天是怎么做的,要做到心中有数。不然就没有办法指导他。接下来还有三天的课程,分别是每天的“早启动、晚分享、中间抓陪访”的具体做法,不然就无法找到其中的问题。比如,阿里的晚分享是有设计的,首先要看当天的报表,谁做得好?销售人员会不会按照我们的要求去分享?分享之前,还要引导业绩突出的员工,按照正确的逻辑去分享;中间抓陪访,也要培训员工学习每一个步骤,并且指出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具体的应对举措。‍‍第五天的培训,是如何做好员工辅导、怎样去帮助他,这是一个核心。最后一天的课程是优秀主管的一天,用来培训一个未来的主管。要提前把应做的事情一件件地历练过,才会形成培养基层管理者的基本模式或者套路。‍‍

有些公司的培训看似内容丰满,实质上并不清晰,学员听课之后,仍然一头雾水。所以我认为,越是面对基层,越是不要讲得太多。到底应该怎么做,就是简单的几条。只要我们老老实实地执行,而且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如此,业绩肯定会好起来。

‍‍阿里的这个培训计划,还有一个特点,即除了一线员工,所有人都知道主管以上的干部都应该怎么做。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做得很好,这里面‍‍还存在一个二八原则——真正能够做出业绩并且做得很好的人,通常只占20%。因此,‍‍这20%的员工会成为阿里的储备干部。那么,阿里‍‍一线假如有1万人的话,就拥有了2000个储备干部。如果中层也有20%的高绩效人群,那么就拥有了400个干部的接班人。依此类推,在这个“金字塔”的上面几层,就形成了80个中高层、16个高层,以及4~5个统领全局的储备人才梯队。

上述培训内容,结合了‍‍基于打胜仗的领导力的五个要素,说明基层管理者要具备目标管理能力和业务能力,因而在“抓两头”培养管理者的时候,不要导致基层的混乱。‍‍它本质上就是抽调优秀的主管,一起总结和复制‍成功经验的过程。它和一线是“一张皮”,能够实现从实际出发,一切为了打胜仗的目的。

由此看来,干部或者领导者做目标管理,就是要‍‍让所有的主管依照规定动作,把事情做透、做好,从而实现目标。因此,快速‍‍培养基层管理干部的核心就是抓目标管理、‍‍抓PDCA循环,围绕目标管理把成功经验总结出来,复制下去。它首先要确保团队能够打胜仗,然后才是在‍向上提拔人才的时候,考察其他的素质能力。‍‍这是一个更快‍缩小人才差距的办法,也是一个核心抓手。

最近,我们也在帮助一家光伏企业做“铁三角”的组织建设,这是华为率先采用的一种针对大客户营销的组织模式,其中有三个关键角色:客户经理、解决方案经理、交付经理。企业在转型的过程中,角色的职责都被描述得清清楚楚,‍‍但是局面还是一团乱麻,所有人都不知道要怎么做。我给出诊断以后,首先归因于没有关键岗位的角色建设,所以企业内部干部的角色认知出了问题。华为当年就是如此。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围绕着角色认知开展组织建设,比如把解决方案小组里的研发人员调到售前。这类调整,并没有影响原有的汇报关系,但是对他的角色认知的提高却能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

二十世纪末,我国‍进入了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自2022年始,又进入了大力发展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缺少哪些人才?缺少“国家代表”,即能代表国家的“总经理”,因为没有人做过。‍怎么办?只能培训。培训中,讲巴纳德(美国现代管理理论之父)、讲计划管理、时间管理等都很难发挥真正的作用,最有效的办法是围绕着国家代表这个角色,做好几个核心职责建设:1.明确国家代表要履行的责任;2.制定和执行相应的战略;3.遇到跨文化团队的开发者要整合前后台资源;4.运营结果的责任者要确保目标达成和风险可控;5.营造和谐的商业环境、树立正直的公民形象、‍‍建设良好的客情关系。

再细分下去,‍‍每一个职责又要做好哪些事?‍‍理解公司战略、制定本地战略沟通与共识、匹配资源监督与实施,等等。在确保做好的基础上继续细化,还要把上述的每一个关键点都具象为具体的任务、动作。这个阶段,所有的项目培训都是实战,做不好的“回炉”改造,‍‍就是上一堂课所提出的“揉面”。这就是岗位角色认知建设。

项目的早期培训‍‍大概就是如此,它是一种‍‍短平快的方式,先把‍‍岗位的认知建设好,后期‍‍围绕着关键岗位角色,认知、深化和完善营销岗位的学习地图。如此,‍‍集中6个月的培训,大量的准合格人才将脱颖而出。

岗位角色认知建设是短平快的,可以少走弯路。‍‍揉一揉,让上岗者迅速建立认知,形成系统之后继续深化,就实现了升华——这是第二个抓手。

第三个抓手是共同纲领。它‍‍类似于当年的《华为基本法》,而且是非常有效的。‍‍企业内部有很多的矛盾、冲突、纠结,问题往往出自大家不同的认知。高管团队的认知‍‍能不能统一?老板的认知能不能回到这里,并统一形成承诺?只有真正思考想清楚企业应该怎么做才能成功,大家才会同心协力地建立起成功的认知模式和行为模式,并不折不扣地给予落地实施。

很多企业在发展壮大之后,慢慢形成了矩阵制,既有事业部,也可能会有产品线。产品线上有产品经理、研发有项目经理,因此人才要向‍这个方面转型。在这个过程中,一不小心,企业就会变得非常混乱,立项有很多,有效产出却很有限。‍‍注意,这种比例并不符合二八原则,甚至连1:9的比例都保证不了。

大家可能会认为,这是因为‍‍没有产品规划流程和项目流程导致的,但有些企业尽管在这两个流程上下了很大工夫,情况依然一团糟。所以,真正的原因并不在此,而‍‍是作为关键角色的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围绕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投入专项岗位角色认知建设,才能真正扭转糟糕的局面。‍‍‍‍

产品经理的职责是什么?他履行职责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具体应该怎么做?要就这样几个简单的问题一一展开调查,一次通不过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要‍‍不断“折腾”起来,促使这些干部的思维、‍‍意识、能力快速成长,局面才能得到改观。

所以,只要抓住这三个抓手,企业就一定能更快地解决人才跟不上标准的问题。

以上文章来源于华夏基石e洞察 ,作者夏惊鸣。


分隔图.png

关于红海云

  红海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红海eHR系统,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割裂的局限,从核心人力管理、劳动力管理到战略人才管理,涵盖人力资源业务12大模块,百余项功能一体化布局。并通过红海云RedPaaS平台、RedAPI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底层数字化配套体系的赋能,让红海云eHR系统拥有了业内领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迄今为止,红海云服务的客户已成功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市场,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业借助红海产品获得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力,广泛分布于国企事业单位、地产、银行、医药、物业、物流、餐饮、服饰等行业,包括中国银行、保利物业、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科兴生物、中金珠宝、华宇集团、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邮金融、影儿集团、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众多头部企业。

获取方案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