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正处于深化改革和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绩效管理系统作为核心管理工具,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战略落地和人才驱动。但实际操作中,政策制定与基层执行常常脱节,“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顽疾。聚焦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与落地,寻找科学机制与文化塑造的最佳结合点,是推动央国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挑战。
本月初去北京一位听友所在国企讲课,晚上和这位听友聊天时,他说绩效管理,是不是永远存在一个恶性循环,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就是不管你上面的政策怎么定,下面一定能给你搞成大锅饭?他又给我举了很多例子。4月16日,我去沈阳给一个国企讲课,晚上吃饭,客户的高管也在谈类似的话题。我们今天就来聊一期这个话题。
1.央国企绩效管理困局
第一、公司基础管理薄弱
在一个基础管理比较薄弱的公司,如果仅仅加强绩效管理,就一定会出现上述的“上有政策、下游对策”的恶性循环。为什么这么讲?比如,一个公司组织设计本身就混乱,部门职责不清、重要职责确实、职责混乱、责任不清晰等,由于这样的组织结构设计,岗位设计,必然是一塌糊涂,无法形成“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的岗位体系。经常听咱们节目的都知道,薪酬和绩效都是基于岗位做的,岗位又是根据组织结构设计的。这个一环扣一环下来,你会发现,公司的管理基础,根本无法承载一个所谓的“高明的、先进的”绩效考核体系。
第二、缺乏良性的绩效文化
良好的绩效文化,我的总结,就是一句话:以业绩论英雄!在如今的企业,如果还有人喋喋不休的说自己有什么“历史贡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等等,我只能说,你已经不属于这个时代了。你的所有付出,公司已经通过“工资奖金福利”等等形式,对你给予了兑现。不管再大的公司,只要你是市场化的,一定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公司需要“功劳”,才能生存,“苦劳”是公司的成本,仅靠苦劳公司是没办法存活的。所谓以“以业绩论英雄”,简单说,就是干的好的名利双收,干的不好人,无立锥之地!
2.破解难题的四大核心路径
(1)高层领导坚定支持
绩效管理系统的有效落地,离不开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主要领导的认同和积极推动,是绩效改革成功的根本保障,只有领导层率先树立“以业绩论英雄”的管理理念,坚定支持客观、透明、量化的绩效体系,才能为各级管理人员和员工树立正确导向,形成上下同欲、齐心协力推进绩效管理的良好局面。
(2)完善基础管理与岗位体系
科学完善的基础管理和岗位体系是绩效管理系统顺利运行的前提。企业应在明确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优化组织结构,细化岗位分工,确保每个岗位职责清晰、权责一致,只有实现岗位体系专业化和流程制度化,绩效考核才能真正做到指标清晰、落点明确,从而杜绝因组织混乱导致的考核失真和人为操作空间。
(3)营造“以绩效论英雄”的文化氛围
推动绩效管理系统深入人心,必须营造“以绩效论英雄”的积极文化。企业要通过持续沟通和制度引导,强化业绩贡献在员工发展中的决定作用,逐步淡化“苦劳论”“资历论”,进而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氛围,鼓励员工主动承担责任、追求优异业绩,实现能者多得、优者上岗,逐步形成以业绩为核心的价值导向。
(4)强化绩效结果的刚性应用
绩效结果的刚性应用是确保绩效管理权威性和有效性的关键。企业要坚持“责权利”相统一,将绩效考核结果与员工奖惩、晋升、岗位调整等直接挂钩。对于业绩未达标的部门和员工,要坚决执行降级、调整等措施,防止考核流于形式。只有做到奖惩分明、严格兑现,才能打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惯性,让绩效管理系统真正发挥激励与约束的作用。
3.智能化绩效管理系统的赋能价值
随着央国企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智能化绩效管理系统正成为破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难题的重要支撑工具。红海云智能绩效管理系统聚焦央国企实际管理需求,充分结合政策导向与业务场景,帮助企业实现绩效考核的标准化、透明化和智能化。
红海云智能绩效管理系统通过全流程数据采集与自动化分析,确保考核指标的客观、精准,减少人为干预和主观随意性。系统支持多维度绩效指标设置,能够根据岗位、部门和项目灵活调整考核内容,保证了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适应性,与此同时,智能化流程管理使绩效管理全程可追溯,考核过程透明公开,有效遏制“协商评分”“平均主义”等现象,真正做到优绩优酬、奖惩分明。
红海云智能绩效管理系统集成了智能预警与结果应用机制,能够自动识别绩效异常、及时反馈考核偏差,帮助管理者快速响应和纠偏,确保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晋升、调整等直接挂钩,强化结果的刚性应用。借助红海云智能绩效管理系统,央国企能够大幅提升绩效管理的专业化与公信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4.未来趋势与持续优化建议
(1)绩效管理系统与企业战略深度融合
未来,央国企绩效管理系统将更加紧密地与企业战略目标结合,使得绩效考核不仅仅服务于日常管理,而是更进一步成为推动战略落地和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为此,企业需要根据战略发展阶段,动态调整考核指标与权重,确保绩效管理与企业发展方向协同一致,实现管理与战略的双向驱动。
(2)数据驱动与智能分析赋能绩效管理
伴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创新,数据驱动和智能分析将成为绩效管理系统的核心特征。央国企可借助智能化工具实现绩效数据的实时采集、趋势研判和智能预警,提升管理科学性和决策前瞻性。同时,系统化的数据管理和自动化处理将大幅降低人为干预,提升绩效管理的公正性与效率。
(3)绩效文化持续深化
绩效管理的有效性离不开积极健康的绩效文化支撑,央国企应持续以“以业绩论英雄”为导向,通过宣导、培训、激励等多元举措,强化业绩贡献在个人成长和组织发展的核心地位。只有形成良性绩效文化,才能激发员工活力,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价值的有机统一。
(4)持续优化与系统升级
绩效管理系统建设是一个持续迭代、动态优化的过程。央国企应定期对绩效考核体系进行评估和调整,确保其科学性与适应性。选择红海云等专业绩效管理系统服务商,能够获得系统升级、功能拓展和个性化定制等全方位支持,助力企业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央国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与深化改革进程中,绩效管理系统的作用愈发突出,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现象的长期存在,严重影响了绩效管理的激励效能和管理权威。为破解这一困局,企业需要从管理基础、绩效文化、制度执行和智能化工具多维发力,而高层领导的坚定支持、科学完善的基础管理与岗位体系、鲜明的绩效文化氛围以及绩效结果的刚性应用,则构成了系统化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