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演示

2025年能源行业人才市场现状如何?6个关键数据与趋势分析

2025-11-05

红海云

能源行业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结构性变革。与一线企业HR交流时,多数人表示:“过去几年,新能源项目扩张速度快得让人应接不暇,人才招聘压力也跟着陡增。”一位西北风电企业的招聘负责人坦言,2025年刚一开春,公司就接到总部下达的千人扩招任务,“整个行业都在抢储能和智能运维工程师,传统岗位反倒不太好招。”

根据近年行业报告,2025年能源动力专业本科招生人数同比增长64%,储能科学与工程岗位五年扩招十倍。与此同时,35岁以下年轻人才占比下降,部分企业甚至为吸引90后、00后技术人员,专门设置弹性薪酬和远程办公政策。调研显示,新能源领域薪酬涨幅超过7%,成为各类工程技术人员的“热门选择”。

在能源集团、地方国企及新兴技术企业的招聘公告中,校园招聘与社会招聘并举,岗位覆盖煤炭、电力、新能源、化工等板块。面对“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智能化升级浪潮,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不得不重新审视人才结构、技能储备与职业发展路径。

这些变化不仅关乎企业用工成本和人才储备,更直接影响能源行业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本文将以六组权威数据为线索,从人才结构、薪酬、流动性、扩招、数字化需求及职业满意度六个维度,梳理2025年能源行业人才市场的动态,为HR和管理者提供决策参考。

能源行业人才结构变化与年轻化挑战

2025年,能源行业人才结构呈现出鲜明的“老龄化”特征。根据全球能源人才指数,35岁以下从业者占比较2021年持续下降,年轻人才流失成为企业用人部门的普遍担忧。女性员工比例在传统能源板块小幅提升,从10%增至12%,但整体仍以男性技术人员为主。

能源企业人事主管普遍反馈,随着新能源领域技术升级,对工程师的“复合技能”要求更高,但年轻技术人员更倾向于选择具备创新氛围、晋升空间和高薪酬的未来能源板块,而非传统岗位。例如,某西北风力发电企业2025年春季招聘,储能技术岗位报名人数远超煤电运维岗位,反映出新旧板块人才结构分化明显。

2021-2025年能源行业年龄结构与性别比例变化

年份35岁以下占比女性员工占比传统能源板块女性占比新能源板块女性占比
202128%10%8%12%
202522%12%10%16%

能源行业年龄与性别结构变化数据表

企业在应对年轻人才流失时,普遍采用弹性工作制、远程办公、技术交流平台等方式吸引90后、00后员工,部分企业甚至设立“青年人才发展专项”以提升岗位吸引力。

薪资水平提升与新能源岗位竞争力

2025年,能源行业薪酬水平整体回升,尤其在新能源板块表现突出。据中智咨询行业报告,2023年能源电力行业整体调薪率为6.5%,2024年预计调薪6.7%。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岗位调薪率超过7%,在2025年继续保持增长趋势。

一位华东地区光伏企业的HR负责人透露:“今年光伏工程师和储能技术岗的薪酬比2022年高了近15%,很多技术人员跳槽时都会优先考虑薪资涨幅和项目发展前景。”调查显示,新能源领域的高技能人才议价能力显著增强,传统板块的薪酬增幅相对有限,导致部分技术骨干向新兴板块流动。

2025年能源行业薪酬水平与调薪率分布

 

2025年能源行业各细分板块薪酬及调薪率分布结构图

薪酬竞争力成为新能源企业吸引人才的“硬核”手段。部分企业还推出绩效奖金、股权激励、技术成果奖励等多元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高端人才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人才流动性与职业发展意愿分析

能源行业人才流动性在2025年呈现新的变化。根据全球能源人才指数,专业人士的跨区域、跨行业流动意愿整体下降。传统能源领域愿意搬迁的劳动力比例为80%,过渡能源领域为74%,未来能源领域为73%,均较三年前略有降低。职业发展机会依然是促使人才流动的首要因素。

在与多家能源企业HR的访谈中,部分技术骨干表示,选择跳槽或搬迁最看重企业的职业晋升通道和项目多样性。技术行业的吸引力持续上升,不少能源板块员工考虑向数字化、智能化相关岗位转型。企业若无法提供清晰的职业发展路径和技能提升机会,容易造成高潜力员工流失。

2025年能源行业人才流动意愿数据

板块类别愿意搬迁比例换岗意愿主要流向
传统能源80%45%新能源/技术行业
过渡能源74%48%智能化/研发岗
未来能源73%52%数字化/管理岗

2025年能源行业人才流动与岗位转换意愿数据表

不少企业通过建立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导师制度和技术培训计划,提升职业满意度,增强人才留存。部分项目型企业还为员工提供多元化轮岗机会,让技术人员在不同领域积累经验,拓宽职业路径。

专业扩招与招聘规模增长

2025年,能源行业人才培养和招聘规模实现显著扩张。数据显示,普通本科能源动力类专业计划招生超过4.3万人,较2021年增长64%。储能科学与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专业五年扩招超过十倍,成为高校和企业共同关注的“热门专业”。

中国能源集团及其下属公司2025年计划招聘超4.1万人,涵盖煤炭、电力、新能源、化工等领域,其中校园招聘约3.1万余人,社会招聘近1万人。企业招聘负责人表示:“今年储能、智能运维、数字化项目管理岗位需求爆发,部分高校应届生还未毕业就已经被提前签约。”

专业扩招的背后,是新能源产业和智能化转型带来的庞大用人缺口。高校与企业合作设立实践基地,推动人才培养与应用场景深度融合,既为学生打开就业通道,也为企业储备了技术储备和创新潜力。

能源行业人才培养与招聘流程

 

能源行业高校扩招与企业招聘流程结构图

此外,部分企业与高校共建储能技术、智能化运维、绿色金融等方向的专项培训,帮助现有员工技能再造,缓解人才结构错配问题,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

数字化转型对人才技能需求影响

2025年,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推动人才技能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企业在智能电网、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与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加码,对“懂技术、会数据”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明显提升。技术部门负责人普遍反映,近期招聘时,工程师不仅要掌握传统能源系统,还需具备数据建模、自动化运维、网络安全等多项数字技能。

一位新能源企业技术总监分享:“我们今年新建的智能光伏电站,对数据分析和AI运维岗位需求增长了两倍,尤其是能同时带领团队落地项目的技术主管,市场供不应求。”

企业为适应数字化升级,纷纷开展内部技能再造培训,设立数据分析、智能运维专项班,鼓励技术员工跨领域学习。部分企业还与高校和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定制化培养新能源+数字化复合型工程师。

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人才技能需求关联

 

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岗位技能需求结构图

数字化与智能化岗位薪酬普遍高于传统技术岗,成为新一轮人才竞争焦点。HR部门在招聘时,更倾向于引进具备项目管理、技术创新和跨界协作能力的多元化人才,以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行业多元化与职业满意度新动向

2025年,能源行业职业满意度呈现多元化新趋势。行业调研显示,未来能源领域员工整体满意度高于传统板块,但对职业发展路径和项目内容的关注度也在上升。部分年轻技术人员更倾向于参与绿色低碳、智能化创新项目,认为“有意义的工作”比单纯的高薪更具吸引力。

在传统能源企业中,员工满意度提升主要依靠岗位晋升、技能培训和绩效激励。某大型能源企业HR表示:“我们最近增设了项目轮岗和导师辅导机制,帮助员工规划职业路线,同时通过技术创新项目激发团队活力。”而在新能源与智能化企业,员工反馈更看重工作内容的创新性、团队氛围及职业发展透明度。

行业多元化也体现在性别结构和跨学科背景上。女性工程师及管理人员比例逐年上升,部分企业专门设立女性技术人才培养计划。跨学科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创新和项目推动的重要力量。

2025年能源行业不同板块员工职业满意度及关注点

板块类别职业满意度高关注职业发展关注项目创新女性员工比例
传统能源65%60%45%12%
新能源/智能化78%72%68%16%

能源行业不同板块职业满意度及员工结构数据表

随着人才结构优化和企业管理创新,能源行业职业满意度有望持续提升。企业HR部门需关注员工个性化发展需求,通过多元激励机制和透明晋升通道,持续增强人才归属感与行业吸引力。

综观2025年能源行业人才市场,结构调整与技能升级成为主旋律。企业围绕“年轻化、智能化、复合化”持续优化人才队伍,既在专业扩招和薪酬激励上加码,也在职业发展与员工满意度方面下足功夫。无论是风电、光伏还是智能运维,行业对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渴求正在推动招聘、培训和管理模式的变革。

对于HR和企业管理者而言,如何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找到“长青树”,不仅需要数据驱动的招聘策略,更要关注员工职业成长与团队氛围的持续营造。面对用人荒与技能错配,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技能再造、灵活用工等方式精准补位,提升组织韧性。

未来,随着“双碳”目标和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能源行业将迎来更多新岗位和跨界机会。HR部门要像种树一样,耐心布局人才梯队,重视多元化与创新能力,抓住行业变革带来的新机遇,助力企业在绿色能源赛道上行稳致远。

4公众号 尾图(无电话)1.png

获取方案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