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演示

2025年生物技术行业人才需求与供给深度分析

2025-04-15

红海云

随着生物技术行业迈入创新爆发期,人才争夺战正悄然升级。最新报告揭示了行业人才供需的三大关键趋势:专业壁垒持续抬高、区域集群效应凸显、复合型人才缺口扩大。本文将带您透视2025年生物技术职场的新版图。

生物技术行业人才现状分析

专业背景分析:医学、生物、制药领域占主导,专业化程度高

生物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多具备医学、生物、制药相关的教育背景。其中,药学、生物工程和生物技术是最主要的专业方向。这表明行业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较高:药学、生物技术主要支撑关键的药物研发和疫苗生产工作,而生物工程则专攻技术转化领域,包括发酵工程和生物制造等。这些专业对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的要求较高,反映出了行业研发创新的核心驱动力,而非单纯依赖生产或市场推广。

1.png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统计时间:2024年3月-2025年2月)

城市群与城市分布:长三角领跑,全国人才高度集中

在国内四大城市群中,长三角区域的生物技术人才占比最高,京津冀和大湾区分列第二和第三。从具体城市来看,上海、北京是生物技术人才分布最集中的城市,其次是广州、苏州、深圳、南京和杭州。长三角地区以其完善的产业链布局、高校和资本联动的优势脱颖而出;京津冀区域侧重基础研究,在北京的主导下发挥政策与科研支撑作用,但产业化特征更偏向外溢;大湾区则以深圳和广州为中心,专注技术的商业化落地和跨境合作。这种区域分工凸显了生物技术行业的资源集中化与协同开发趋势。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统计时间:近一年,即2024年3月-2025年2月)

紧缺岗位排名:外贸经理与健康顾问需求突出

在生物技术领域最紧缺的职位中,排名前三的是外贸经理、健康顾问和销售工程师。这反映出行业的三个主要趋势:

推动全球化:随着国内生物技术企业加快国际化布局,外贸经理和海外销售职位成为优先需求。
技术商业化与应用:健康顾问和销售工程师职位需求持续上升,表明核心技术正在快速转化为市场化产品。
交叉型人才短缺加剧:如算法工程师和生物信息工程师,要求具备跨领域知识(生物学与数据科学的结合),反映出传统教育体系难以培养跨学科人才。

这些趋势促使生物技术行业从单一技术竞争走向科研、市场与数字化的全面整合,并加速培养复合型人才以达成技术-产业链闭环目标。

4.png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统计时间:2024年1月-12月)

生物技术行业人才需求分析

学历与经验要求:本科学历为主流,短期从业者需求旺盛

生物技术行业中,招聘职位对学历的要求以本科为主,占比超过50%,硕士及博士学历需求占比约17.97%。在工作经验方面,要求3-5年从业经验的职位占比最高,其次是1-3年的职位,两者合计占比近60%。行业目前以应用型岗位为主,充分表明生物技术领域正处于技术转化和市场化加速阶段。研发类职位对硕博人才的需求不足20%,显示出高端创新仍集中在顶尖机构和龙头企业,而其他企业更注重短期内能够带来效益的应用型人才。

从业者可根据个人发展目标选择适合的学历和经验积累路径:高端研发方向需深造,而市场化和技术转化方向则更看重实践经验。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统计时间:2024年3月-2025年2月)

职位薪资与企业规模:中小企业成核心驱动力,薪资竞争力显著

生物技术行业招聘职位薪酬以10万-20万年薪为主,占比46.20%;20万-30万薪资占比23.19%;30万以上的高薪职位占比13.74%。从招聘企业的规模来看,中小型企业需求最为旺盛,500人以下的企业占比达到66.08%,其中100-499人规模企业贡献了超过43%的新职位。

行业整体薪资区间显示,生物技术作为新兴战略领域,已具备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中小企业占据较大比例表明其成为推动创新和技术落地的主力军。这也强调了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头部企业争夺高端人才,中小企业释放大量创新岗位需求,为从业者提供了职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统计时间:2024年3月-2025年2月)

热门职能需求:研发与销售双轮驱动,高薪职位集中在管理层

从热招职能来看,生物制药和工程岗位需求最旺,其次是医药代表和销售经理。从招聘平均年薪来看,医药研发管理职位年薪最高(35.96万),其次是产品经理(24.62万)。除此之外,试剂研发(IVD)、生物信息工程师等交叉学科岗位也跻身热招榜单。

这一趋势反映了行业正加速由仿制药向自主创新转型。随着创新药物和基因技术的深入发展,精准医疗领域的相关职位需求在某些细分市场(例如肿瘤早筛技术)中持续增长。同时,交叉学科背景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行业争夺焦点,助推生物技术进入研发与市场双重红利期。

业热招职能TOP15.png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统计时间:2024年3月-2025年2月)

城市分布:长三角、京津冀与大湾区形成核心竞争格局

生物技术行业的新发职位主要集中在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紧随其后。从具体城市来看,上海、北京和深圳位居前三,杭州、广州、苏州、南京、武汉等城市也表现出较强的职位增速。长三角的优势在于产业链的完善(如上海负责研发、苏州专注制造、杭州开发数字医疗);京津冀区域利用政策支持与尖端科研机构构建区域协同网络;大湾区则通过深圳资本力量与广州临床应用推动市场化模式。

此外,武汉、成都等中西部城市依托高校资源的持续发展,逐渐形成新的生物技术人才吸聚地,进一步表现出区域多极化发展的趋势。

数据来源:猎聘大数据(统计时间:2024年3月-2025年2月)

综上,2025年生物技术行业将围绕创新药研发、技术落地和市场扩展形成新的人才需求结构,并通过区域联动与跨界人才培养推动行业整体升维,成为未来高成长赛道的重要驱动力。

获取方案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