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地人社部门重申社保与住房公积金的"双缴"政策,明确企业必须为员工同步办理两项法定福利。记者梳理发现,若企业未按规定执行,不仅面临高额罚款,员工还可依法维权索赔。以下是政策要点详解:
我国现行劳动保障法规对用人单位提出明确要求:自员工入职首月起,必须同步办理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登记手续。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二条与《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的联动规定,用人单位须在用工之日起30日内完成社保登记并足额缴费。若违反规定,将面临应缴保费1-3倍的行政处罚,同时需补缴欠费及滞纳金。值得注意的是,员工可据此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
在住房保障方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同样设定强制性条款。该条例明确规定:新员工入职30日内,用人单位必须向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缴存登记,并设立个人账户。与社保规定形成"双30日"办理时限要求,凸显政策协同性。违规企业将面临1-5万元罚款,经责令仍不整改的,公积金管理中心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具体到地方执行层面,三大经济重地已出台配套细则:
北京
北京市严格执行"登记+账户设立"双流程,逾期未办企业将受顶格处罚;
上海
上海市强调"按时足额"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差额缴存;
浙江
浙江省以地方法规形式明确,缴存公积金是单位和职工的共同法定义务。
法律专家提醒,当前社保与公积金已形成"政策组合拳",企业应建立"五险一金"同步申报机制。劳动者若发现权益受损,可通过12333热线、公积金管理中心等多渠道投诉维权,有效保障自身"一金一险"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