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国家统计局4月8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4年2月全国失业率降至3.8%,较1月份下降0.5个百分点,创下去年四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尽管当前失业人口仍达194万,但较上月已减少22万就业缺口。
从行业分布看,就业增长呈现明显分化。批发零售业、汽修服务、建筑业三大领域用工需求旺盛,制造业与渔业也贡献了可观的岗位增量。但农业、物流运输、信息技术等7个行业出现用工规模收缩,其中农林领域就业下滑最为显著。
作为国民经济支柱,服务业以3028万就业人口稳居榜首,占就业总量的61.6%;农业和工业分别贡献20.1%和18.3%的就业份额。值得注意的是,就业不足率同比降低2.3个百分点至10.1%,反映出劳动者获得更充分工作机会的趋势。
菲律宾国家经济与发展局在同期声明中指出,今年新增全职岗位同比激增170万个,中高端技术岗位增加110万个。该机构强调,政府将持续推进"优质就业计划",通过技能培训与产业升级双轮驱动,进一步优化劳动力市场结构。
如何持续降低失业率?
要持续降低失业率,需要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多方协作,采取综合性的经济与人力资源策略。以下是几个关键方向:
1. 促进经济增长,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产业政策支持:重点扶持就业增长较快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提供税收优惠或补贴,鼓励企业扩大招聘。
中小企业扶持:中小企业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可通过低息贷款、创业培训等方式帮助其发展,增加岗位供给。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政府加大基建投入(如道路、电力、数字基建),直接创造建筑、工程类岗位,并带动上下游产业就业。
2. 优化教育与职业培训体系
技能匹配:分析劳动力市场需求,调整职业教育课程,重点培养制造业、服务业、数字技能等领域人才。
校企合作:推动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提供实习和定向培养计划,减少“学用脱节”问题。
再培训计划:针对失业人群(如农业、传统行业从业者)提供免费或补贴式技能培训,帮助其转向新兴行业。
3. 鼓励灵活就业与创业
零工经济支持:完善灵活就业者的社保、劳动权益保障,鼓励平台经济(如外卖、网约车、自由职业)发展。
创业扶持:简化创业审批流程,提供小额贷款和孵化器支持,降低创业门槛,带动就业增长。
4. 优化劳动力市场政策
就业信息服务:建立全国性就业信息平台,实时匹配求职者与岗位,减少摩擦性失业(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短期失业)。
失业救济与激励:优化失业保险制度,同时设置“就业奖励金”,激励失业者尽快重返劳动力市场。
区域平衡发展:通过政策引导产业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减少地区间就业机会不均问题。
5. 吸引外资与产业升级
外商投资激励:通过税收减免、营商环境优化吸引外资企业设厂,带来技术岗位和供应链就业机会。
数字化转型:支持企业自动化、智能化升级,提高生产率,同时培养高技能岗位(如AI、数据分析),减少低端岗位流失。
6. 关注特殊群体就业
青年就业计划:针对应届毕业生提供见习补贴、职业指导,降低“毕业即失业”风险。
女性就业支持:提供托育服务、弹性工作制,减少女性因家庭原因退出劳动力市场的情况。
残障人士就业:通过企业税收优惠,鼓励雇佣残障人士,并完善无障碍职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