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保险巨头高管薪酬再引热议!最新年报显示,中国平安核心管理层年薪突破千万大关,其中联席CEO郭晓涛以1341.9万元税前收入问鼎"薪酬王"。在业绩持续向好的背景下,这家金融巨头的薪资体系持续引发行业关注。平安集团高管的薪酬何以如此之高呢?
3月20日,中国平安在2024年度业绩说明会上披露了管理层薪酬详情。年报数据显示,14位核心高管全年税后总报酬达5077.25万元,对应个人所得税缴纳额高达3386.61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接棒"打工皇后"陈心颖的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以1341.9万元税前年薪刷新纪录,较前任高出40余万元。另一位千万年薪高管——原合规负责人张小璐虽已退休,其2024年1068.2万元的薪酬仍引发市场讨论。集团董事长马明哲同期薪酬为609.97万元,保持稳健水平。
中国平安高管薪酬排行
财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平安交出了亮眼成绩单:全年营收突破万亿大关,达1.03万亿元,同比提升12.6%。其中保险业务贡献近七成营收,增速达15.6%。截至年末,集团总资产规模逼近13万亿元,同比增长11.9%。
盈利能力方面表现更为突出:归母净利润同比激增47.8%至1266.07亿元。细分业务中,寿险及健康险贡献净利润920.97亿元,财险业务增速高达67.68%。全年原保费收入8581.43亿元,其中健康险板块以14.9%的增速成为亮点,仅养老险业务出现小幅下滑。
平安集团高管薪酬高的原因
1. 市场化薪酬机制:业绩导向明显
“绩效挂钩”模式:平安作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纯国企),采用高度市场化的薪酬体系,高管收入与公司盈利(如2024年净利润1266亿元,同比+47.8%)、股价、业务规模等强绑定。
行业对标:为吸引国际金融人才,平安高管薪酬长期对标全球头部保险集团(如友邦、安联),而非国内国有险企。
2. 高管责任与经营复杂度
管理万亿资产:平安总资产达12.96万亿元,业务涵盖保险、银行、资管、科技等多领域,高管需具备跨行业战略能力,薪酬反映管理难度。
风险承担:金融业高杠杆特性下,高管决策直接影响公司稳定性(如投资组合、合规风控),高薪部分对应责任风险补偿。
3. 人才竞争与国际化需求
抢夺顶尖人才:平安联席CEO郭晓涛(年薪1342万)等高管多为复合型人才(如麦肯锡背景、海外经验),需以高薪抵御外资企业和科技巨头的竞争。
“打工皇后”现象:原高管陈心颖(曾任平安联席CEO)因推动科技转型获1300万年薪,体现对稀缺技术管理人才的溢价。
4. 长期激励与股东回报
股权激励占比高:平安高管薪酬中,股票期权、分红等长期激励占比较大,与股东利益深度绑定(如2024年分红率超40%)。
资本回报率支撑:近5年平安ROE(净资产收益率)维持在15%-20%,显著高于行业平均,股东对高管高薪容忍度较高。
5. 行业特性与监管环境
保险业特殊性:保险业务依赖长期精算和投资能力,高管需具备前瞻性布局能力(如平安寿险利润占比73%),薪酬反映专业壁垒。
非国有资本主导:相比国有险企(如中国人寿高管薪酬多在200-500万),平安大股东为外资和民营资本,薪酬机制更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