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演示

80%的人资都在用的人力资源常用计算公式大总结!

2025-01-22

红海云

  熟悉人力资源领域的相关计算公式,是HR提升效率和精确度的关键。以下为常用的人力资源指标及其计算方法,希望能为你的工作提供帮助。

  1.离职率

  离职率是衡量员工流失程度的关键指标:
  公式:
  离职率(%)=(离职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说明:
  离职人数:报告期内离开企业的员工人数。
  工资册平均人数:按以下公式计算:
  工资册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离职率较高可能表明员工管理或企业文化存在问题,需要进一步分析原因。

  2.新进率

  新进率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新员工比例:
  公式:
  新进率(%)=(新进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说明:
  新进人数:指报告期内新入职的员工数。
  工资册平均人数:同离职率中的计算方式。

  3.净人力资源流动率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衡量企业因员工流失而进行补充招聘的情况:
  公式:
  净人力资源流动率(%)=(补充人数÷工资册平均人数)×100%
  说明:
  补充人数:为了替代离职员工而招聘到岗的人数。
  工资册平均人数:计算方式同上。

  4.招聘成本

  招聘成本是衡量人力资源投入与产出的重要指标:
  年人均招聘成本:
  年人均招聘成本=年招聘总投入÷录用总人数
  年人均有效招聘成本:
  年人均有效招聘成本=年招聘总投入÷签约人数
  说明:
  年招聘总投入:包括广告费、猎头费用、场地费、宣传费等。
  录用总人数:包括试用期后未留用的人员。
  签约人数:实际试用期后留用的正式员工人数。

  5.员工数量统计

  员工数量统计主要有两个维度:期末人数和平均人数。
  期末人数: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的人数,是一个时点指标。
  平均人数:
  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季平均人数=(季度内每个月的月平均人数之和)÷3
  年平均人数=(全年每个月的月平均人数之和)÷12

  6.员工变动指标

  反映员工人数在一定时间段内的变动情况:
  公式:
  员工变动指标(%)=(报告期员工人数÷基期员工人数)×100%
  另外,员工数量也满足以下“平衡关系”:
  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

  7.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效能的重要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平均生产工人人数
  员工劳动生产率=工业总产值÷企业平均员工人数

  8.劳动报酬

  劳动报酬统计可以为企业制定薪酬福利政策提供依据。
  工资总额: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和加班工资。
  平均工资:
  平均工资=工资总额÷职工平均人数
  说明:
  平均工资可以按照月、季度或年度计算,也可以按不同部门和职能分类统计。

  9.劳动时间利用率

  劳动时间利用率是衡量企业员工工作时间效能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出勤率:
  出勤率(%)=(出勤工时÷制度工时)×100%
  出勤工时利用率:
  出勤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出勤工时)×100%

  10.员工培训与文化素质统计

  用于评估员工培训与文化素质提升的效果:
  公式:
  平均受培训时间=培训总小时数÷参加培训人数
  说明:
  通过统计培训时间可以评估企业对员工能力提升的投入程度。
  这些公式覆盖了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的指标,适用于从员工流动到效能评估的多个场景。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实时跟踪和科学分析,HR能够发现问题、优化流程,为企业的人力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如果你对这些公式或实际应用有任何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想法!


获取方案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