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提到“绩效考核”这个词,总能听到各种各样耐人寻味的吐槽:
“绩效就是领导扣员工工资的工具!”
“到头来何谈公平,这不过是高层和hr的自娱自乐!”
“好好的工作被绩效整得谁都不信任谁。”
类似的言论充斥各个网络平台,一提绩效考核,好像整个职场都炸开了锅。但作为一个多年来深耕在人力资源领域的从业者,我想告诉大家——绩效考核本身既不是“万灵药”,也远非“洪水猛兽”。关键在于企业 怎么用它。
绩效考核的目的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的问题。今天,我们不妨一起来揭开关于绩效考核的“真相”,聊聊如何科学地用好这个工具,让它成为提升组织效能的利器,而不是员工厌倦的包袱。
一、绩效考核的初心:提升,而非为难
在很多公司的实践中,绩效考核被赋予了太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如:
目标没完成,靠绩效考核“倒逼”成果;
部门间推诿,把责任甩锅给没有达标的人;
想裁员,但又怕无理由裁员违规,拿绩效来做“挡箭牌”……
这种做法让绩效考核成了一种“难为人的武器”,对员工来说就变成了负向激励,加剧了公司上下的矛盾。
但从本质上来说,绩效考核这套工具,本应是企业管理和成长的助推器。
它的使命并非“找人背锅”,更不是用来扣员工工资或惩罚员工,而是帮助企业明确目标,为员工改进方法、持续提升铺路。绩效考核应当是双向的,它既是目标执行的“晴雨表”,也是员工个人发展的“里程碑”。
二、绩效考核的核心:过程辅导,胜过结果评定
相信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绩效考核就是用结果说话,考核分数不过关,就是不行,就应该被淘汰。但实际上,绩效考核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结果打分,而在于过程中的纠偏与辅导。
设想一下,如果一家企业年初制定好了年度目标和指标,在没有任何过程监控的情况下,把仅靠年终的一轮绩效结果评定,就定下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合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在目标分解到人、到岗位后,每月、每季度的绩效监控,是让目标的执行更加可控而不跑偏的关键。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及时纠偏,这种动态的调整机制,能够极大地提升企业整体执行力,把目标拆解得更“落地”。
实际上,“绩效考核”本应变成“绩效辅导”。
辅导的过程是让管理者帮助团队找到未能达标的原因:是指标本身不合理?还是执行出了问题?是员工能力不足,还是资源不到位?通过锚定问题根源,让员工意识到差距所在,并通过培训、支持等手段提升他们的胜任力和信心。
换句话说,绩效考核不是“秋后算账”,而是“过程改进”。 只有过程被修正,目标的实现才有基础和保障。
三、绩效考核的三大核心目的
要说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说法千千万,但归根到底,能服务好以下三点的考核就是成功的考核:
1. 保证目标实现
企业引入绩效考核,第一步就是为了确保公司、部门、个人的短期和长期目标落地。没有目标的考核是失去了本质的,但有目标而不考核进度,往往沦为纸上谈兵。绩效考核能够帮助企业追踪目标的进展,通过动态监控及时发现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差距,并进行调整以确保最终达成。
2. 挑战业绩极限
优秀的绩效考核不只是保底,而是让组织不断追求创新与突破。例如,为高潜人才制定适度“跳一跳能摘到”的挑战目标,通过科学合理的绩效机制调动积极性,与企业携手冲刺更多价值创造的可能性。
3. 提升员工的胜任能力
优秀员工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工作过程中不断磨炼出来的。绩效考核过程中,通过持续的反馈和辅导,不断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执行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当每位员工都能胜任本岗位甚至承担更大职责时,企业整体能力的提升是水到渠成的。
四、三步走,构建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说了这么多,如何具体“改良”绩效考核,让它既能为企业保驾护航,又能赢得员工的信任呢?记住以下三步原则:
1. 清晰定义目标,考核内容要对工作价值对应
绩效考核的基准在于目标的科学拆解。要做到以下几点:
岗位职责明确:每个岗位的绩效考核内容要与其核心职责挂钩,不能跑偏。
目标要可量化:只考核“完成结果”可能存在争议性,而引入透明、量化的考核指标更有说服力。
指标要有梯度:目标的难度既不能太低,也不能远远超出员工能力范围,合理设计“保底目标、挑战目标”等梯度标准。
2. 强化绩效反馈,把员工当成长伙伴
光考核结果是不够的,绩效更重要的是“反馈”和“辅导”。在考核周期中,管理者需要:
与员工定期沟通:比如通过月度或季度绩效面谈,共同复盘既定目标的实际完成情况。
关注提升过程:不要一味苛责未完成的部分,重心应放在帮助员工找到改进路径。
因材施教:针对每个员工的不同短板,提供不同的资源支持,包括技能培训、流程优化和工作指导。
3. 鼓励“过程导向”,用好考核的正向激励作用
绩效考核中透明、合理的奖励机制可以成为员工努力的最大动力。企业可以引入以下机制:
强化对努力过程的奖励:不仅关注最终目标,还要鼓励对于关键行为和创新的付出。
设定“浮动激励”:通过激励与目标达成度挂钩,让员工对结果负责的同时更加主动挑战自我。
提升公平感:无论是考核标准的制定、评分的打分,还是最终的奖励分配,都要确保规则公开透明、公正合理。
五、写在最后:绩效考核的关键,是对“人”的关注
回顾过往,很多企业之所以在绩效考核上“翻车”,源于他们只关注“工具”,而忽略了它作为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功能。
绩效考核不是冷冰冰的数据表,而是企业帮助员工成长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绩效机制,不仅能助力企业实现战略目标,还能让员工在承担责任的同时,感受到认可与激励,真正做到个人发展和企业进步的共赢。
所以,当你下次再听到有人吐槽绩效考核时,不妨先冷静下来,看看用得不好的背后,到底是操作方式的问题,还是对它真正目的的误解。
绩效考核不是为难员工的手段,而是辅导他们成长的方向标。
一起修正误区,让绩效考核真正释放它的价值,为企业赋能,为每个个体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