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实际上,在打仗前的准备工作中,还有一项关键工作,那就是“养兵千日”。这种长期准备的策略,换到企业管理上,也可以称作人才储备。
一、人才储备的意义
1.为什么要进行人才储备?
在现代经济中,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高素质人才变得更加稀缺。若企业能够提前做好人才储备,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同时,随着经济优势地区对人才吸引力的增加,那些较弱势地区越来越难以吸引到高素质人才。因此,提前进行人才储备,还能有效应对人才引进难度的增加。此外,企业之间对人才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导致获取人才的成本不断提升。相比未来吸引人才的成本,提前进行人才储备无疑更加经济有效。
2.特点与挑战
人才储备以未来为目标,存有不确定性,这对企业的人才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尽管存在风险,企业要实现其战略目标,必须进行前瞻性的人才规划和储备。这不仅是应对未来挑战的必要措施,更是确保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分析人才储备需求
1.何时启动人才储备?
新业务:企业计划开展新业务时,常常需要一大批能够快速胜任新业务的人才。
扩张收购:企业通过并购实现快速扩张,亟需大量管理和运营人才。
内部转型:企业进行内部业务转型时,现有人员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往往不能满足新业务需求,需要进行岗位转型和技能提升。
2.未来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市场上难以招募的岗位:包括稀缺岗位和市场需求大的岗位。
企业内部关键岗位:这些岗位负责企业运营重要环节的工作,应该优先做好接替储备计划。
流动性较大的岗位:这些岗位一旦出现大规模人员流动,将对业务造成影响。
培养周期较长的岗位:这些岗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无论是在外部市场还是内部供给上,都需要做好长期储备。
三、人才储备工作的基本模式
企业进行人才储备,主要需要解决两个核心问题:人才质量和人才数量。前者指的是现在储备的人才是否具备未来所需的能力和知识技能,后者则是这些具备所需能力的人员数量是否充足。
1.人才质量
企业需要对储备人才的知识技能结构进行规划与调整,确保这些储备人才能够适应未来需求。
2.人才数量
企业需要评估内部和外部的供给渠道,确保能够储备足够数量的适用人才。内部供给通过企业自身培养,外部供给则通过积极招聘和吸纳外部人才。
四、人才储备的常见实践
1.企业人才库
企业可以建立自身的人才储备库,包括招聘过程中接触到的、暂时未能招募的人员。这需要企业平时对人才库进行有效管理和动态维护,以便需要时直接调用。
2.关键岗位继任者计划
关键岗位继任者计划的实施步骤包括:遴选关键岗位、人才盘点、评估和遴选继任候选人、系统培养计划及其效果评估。
3.职务代理人制度
这种制度适用于管理类岗位,通过设立职务代理人,让管理人员“离场测试”,达到培养和锻炼继任者的目的。
4.培训生计划
培训生计划广泛应用于管理和技术岗位,通常采用师带徒和轮岗模式进行培养。
5.岗位轮换/多能工/工作再设计
这些模式属于岗位的横向拓展,有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例如,多能工培养模式可提升制造型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的调配和使用效率。
五、人才储备与人员编制的冲突
一般来说,人才储备不一定需要突破现有的人员编制,可以通过提升现有人员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结构调整来实现。同时,对于转岗后的人员,企业也要做好原岗位接替工作。此外,人才储备的成本应当视为企业必须花费的长期投资,以确保未来发展。
结语
人才储备工作虽然让企业面临储备人才流失的担忧,但通过情感和激励机制管理,可以有效增强储备人才的归属感,并使他们愿意留在企业,为企业所用。企业需要从情感上增强储备人才的归属感,并配套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储备人才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提前做好人才规划与储备,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步骤,也是缓解用人之急的重要措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