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或eHR系统)是提升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的重要工具。eHR系统的成功实施不仅能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还能显著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eHR系统的建设和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个角度深入规划和分析。
一、澄清认识,规划为先
1.明确eHR系统的定位
eHR系统不仅是一个信息技术项目,更是信息技术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方法的深度结合。因此,企业在规划eHR系统时,应将其作为企业战略的一部分,与整体信息系统(IS)规划共同进行。这样才能应对不断变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环境,从而提高eHR系统实施的成功率和服务水平,并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
2.组建规划领导小组
企业需要成立由主要决策者、人力资源部门的业务骨干、相关业务部门的代表、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和系统分析设计人员组成的规划领导小组。通过专门的培训,使这些成员掌握eHR系统规划的相关知识和制定方法,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3.全面收集和整理规划信息
规划过程中,需要收集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政策信息、劳动力市场信息和现有人力资源结构信息等数据。这些信息是制定eHR系统规划的基础,能够确保系统符合企业实际需求并具备前瞻性。
4.确定规划性质和期限
根据企业的规模、管理规范程度以及产品/劳动力需求等因素,明确eHR系统规划的年限和具体方法。这一步骤帮助明确规划的性质和适用范围,从而合理选择规划辅助工具或软件。
5.进行约束条件分析
系统建设的目标、开发方法、功能结构及财务状况等都需要逐一进行分析。结合企业现有的资源状况,包括财力、人力和物力等,明确系统建设的约束条件,为目标制定识别潜在障碍。
6.明确目标和基本结构
确定eHR系统的建设目标,包括系统应提供的功能、服务范围和建设质量等。定义系统的初步形态和基本框架,为后续的详细分析和设计提供指导。
7.拟定开发方案
选择优先建设的子项目,确定项目实施的总体顺序,制定详细的开发策略,估计项目成本和人员需求,并列出建设进度表,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二、详细调查,全面分析
1.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是确保eHR系统成功实施的关键。包括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项目建设的态度、是否满足管理条件、项目团队的能力、项目建设经费是否及时到位及项目的经济效益等。在可行性分析报告中,需要明确指出项目建设是立即进行、暂缓通过还是根本不可行。
2.业务及数据的调查和分析
在可行性分析通过后,需要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结构、职能和业务流程进行详细调查和分析。使用组织结构图、管理功能图和业务流程图等工具,将相关管理信息进行静态或动态描述,发现并优化业务流程中的问题。
3.系统化分析
对企业原有的管理业务流程、管理职能、数据及处理过程进行系统化分析,确定eHR系统的功能子系统及其数据资源分布。使用功能/数据分析方法,通过建立U/C矩阵,检验HR数据的正确性、完整性、一致性和无冗余性,明确系统的逻辑功能、模块划分和数据资源分布。
4.建立逻辑方案
在系统分析和优化后,建立拟采用的管理模型和数据处理方法。逻辑方案应包括系统的业务流程及处理方式、数据指标体系、数据流程、逻辑结构和数据资源分布等内容。
三、系统设计,科学选型
1.总体结构设计
总体结构设计包括功能结构设计和系统流程设计。以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思想为指导,使用功能结构图和系统流程图,将系统分解为功能单一但相互联系的模块,并描述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关系。
2.代码设计
利用数字、字母或相关符号的组合来替代各类不同形式的管理信息。通过设置信息的分类、编码和校验机制,构建一种规范的、高效的交流工具,方便后面的计算机处理。
3.模块功能与处理过程设计
结合前期的分析和设计成果,使用层次模块结构图、HIPO图和结构化算法描述语言等工具,详细设计所有模块的功能和处理过程及相互间的连接方式。设计工作完成后,需要提交系统设计报告,报告内容包括系统总体结构、分类编码方案、设备配置图、I/O设计方案、数据库结构图、系统处理流程图和设计方案说明。
四、周密部署,顺利实施
1.基础数据整理与人员培训
在实施eHR系统前,需要采用统一规范的方法将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数据整理并输入系统。与此同时,对操作人员和用户进行全面培训,内容包括系统操作方式和流程、操作注意事项、可能的故障及其排除等,以增强系统的实际操作性和用户参与度。
2.实施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设计方案通过审查后,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并严格执行。实施过程中,需要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的工作,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系统平稳运行。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以成功构建和应用适合自身需求的eHR系统,从而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增强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完整的规划、详细的调查分析、科学的设计和周密的实施计划是确保eHR系统成功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