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高度竞争的商业环境中,绩效管理已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而在众多绩效管理工具中,平衡计分卡(BSC)因其全面性和平衡性而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绩效管理的关键:目标设定
绩效管理的实践过程中,一个合理且明确的绩效目标设定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是绩效管理的起点,也是推动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主要动力源。因此,大量研究和文章都对如何设定高效的绩效目标进行了深入探讨。
平衡计分卡(BSC)的起源
平衡计分卡(BSC)由哈佛大学的Robert Kaplan和David Norton两位杰出的专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他们通过企业全方位业绩考核的研究,并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平衡计分卡—业绩衡量与驱动的新方法》一文中,总结了基于战略执行的新绩效管理体系,这便是平衡计分卡的诞生。
BSC提出,企业在设定绩效考核目标时,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财务
客户
内部运营
学习与成长
通过在这些维度中设定相应的目标,并对这些目标进行不同的计分以反映企业当前发展的优先级,BSC帮助企业达成全面平衡发展的效果。
为什么要使用BSC?
在研究过程中,Kaplan和Norton发现许多企业的绩效目标大多集中在财务指标(如投资回报率、资产回报率)上。然而,这些财务指标通常具有滞后性和综合性,难以反映过程中的情况,而且缺乏一定的优先级牵引。这往往导致企业为追求短期财务目标而牺牲长期投入,与企业的持续发展目标背道而驰。
为解决这些问题,BSC通过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财务与非财务指标、长期与短期目标、外部与内部需求以及结果与过程管理的平衡:
财务与非财务平衡:许多关键绩效指标,比如安全性,无法直接用财务数据衡量,但却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BSC将这些非财务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从而全面衡量企业效益。
长期与短期平衡:BSC确保短期财务目标的同时,通过关注客户发展、内部运营优化及组织学习成长,促进企业长期竞争力的构建。
外部和内部平衡:BSC通过客户满意度和内部运营及学习成长指标,使企业重视外部市场需求和内部管理提升,从而提升整体竞争力。
结果和过程平衡:BSC通过将结果和过程管理结合起来,确保企业不仅关注最终结果,还重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优化。
管理业绩和经营业绩平衡:通过财务和客户维度实现经营业绩,通过内部运营和学习成长来保障管理业绩,使企业全面发展。
如何使用BSC进行管理?
目标制定:根据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和现状,从四个维度入手制定相关目标,确保目标可衡量、具有延续性和相关性。目标不宜过多,以免分散注意力和增加管理成本。
权重分配: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合理分配各维度目标的权重,确保重点突破和优先级明确。
层级分解:将公司层级的BSC目标分解到部门和个人层面,调整各层级目标的权重,确保绩效考核反映部门及个人贡献,起到积极的牵引作用。
跟踪监控:定期监控目标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措施,确保企业经营活动支持目标达成,实现战略发展。
平衡计分卡(BSC)是一种强大的绩效管理工具,通过在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成长四个维度设定目标,帮助企业实现全面平衡的发展。BSC不仅关注短期财务目标,还需要注重长期竞争力的构建,强调过程管理与结果管理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