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演示

说好底薪6000,结果是4000底薪+2000绩效,这是什么套路?

2024-01-22

红海云

  面试谈薪资的时候说好底薪是6000元,结果,录取通知发过来的时候却变成了4000底薪+2000绩效,这到底是什么情况?HR玩的是什么套路?

薪资.jpg

  薪资前后不同,是不是有陷阱?

  求职者最大的担忧是用人单位许诺的薪酬与实际offer差异大。例如口头上承诺10K,实际offer后发现底薪只有4K加上提成6K。这种情况让求职者非常忧虑,担心用人单位在薪酬上玩花招。招人时说的薪酬与最终给出的薪酬是否会有隐患,令人担忧。

  对市场现象进行分析后,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值得求职者考虑。第一,公司正常的薪酬体系可能只是概念上的差异。例如许多规范的公司根据员工的学历、经验和技能定价,包括上下浮动的奖金或提成部分。对普通员工来说,他们更关注固定工资,因为这是他们实际拿到的薪酬。因此,普通员工的薪酬一般由高固定工资和低绩效提成组成。

  与之相反,业务人员通常会有较低的底薪,大部分收入来自提成,与绩效挂钩。第二,通过虚假高薪来吸引求职者免费为公司做广告。在市场上存在许多这样的公司,他们通过虚假宣传吸引求职者,实际上是免费为公司做广告。例如,同一个职位定薪4000元,没有人会注意。但如果将职位薪酬写成12000元,就会吸引大批求职者前来。

  这种情况下,一些公司并不是真正招聘,而是想借机为公司免费打广告。第三,通过高薪职位获取人才信息以谋取私利。一些公司虽然没有产品、渠道或营销线,却通过高薪招聘吸引人才到面试。然而,无论求职者有多优秀,最终都不会收到offer或被录用。反而,公司会索取求职者的各种私人信息,如身份证号码、车辆和房产信息,以及家庭地址和父母的工作信息。这种面试时就要提供私人信息的做法可信度存疑。

  最终,求职者可能会发现,要么是房产公司打电话给他们,要么是保险公司打电话给他们,或者是投资公司打电话给他们。总之,这种做法是为了获取高端人才的信息以谋取私利。

  6000底薪变成了4000底薪+2000绩效,要接受吗?

  是否接受一个offer并不完全取决于薪酬是否达到你的期望。首先要考虑的是,如果入职后你无法拿到额外的2000元绩效工资,你能否接受?如果可以的话,选择这份offer,并做好只领取底薪4000元的准备。

  如果你不能接受,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向人力资源部门咨询清楚。你可以向HR询问,这份额外的2000元绩效工资包括哪些项目?除了社保和公积金外,还有什么其他工作需要考核?

  如果HR能清楚地列出绩效考核项目的一、二、三,你就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权衡。例如,你可以询问HR这些考核项目是否都能达标,如果不达标,最多会被扣除多少?

  如果HR不能给出确切的答复,甚至显得不耐烦,那么不要犹豫,你就可以直接选择放弃这份offer。

  怎么判断HR是不是在薪资上玩文字套路?

  如今很多公司在招聘网站上公布的薪酬都非常诱人,但求职者在谈判时才发现实际情况并不尽如人意。例如,招聘网站上宣称8-10K的薪酬,但最后给出的工资只有5K或者6K。现今企业招聘人才很困难,若没有高薪诱惑,就难以吸引求职者前来面试。尤其对于竞争力较弱的小公司来说,更需要通过高薪来吸引人才。

  最让求职者感到不快的是,例如面试时谈判的薪资是10K,但最后的offer却只有5K,剩下的5K还被分成许多组成部分,这实质上是对求职者玩文字游戏。那么,作为求职者,该如何分辨公司是否在薪酬方面耍花样呢?

  首先,要看招聘网站上公布的薪酬与面试时的沟通是否一致。比如,HR口头承诺底薪6000,但最后offer上写成4000底薪+2000绩效,如果HR事先未提到,一定要立即进行详细询问。

  其次,要查看offer中的考核标准和扣除细则。求职者需要清楚offer上是否包含岗位评估标准,以及是否能接受其中的考核内容。如果明知那些标准根本无法达到,这就相当于公司在和求职者玩心眼。

  最后,要查看offer上的签署落款和公司的盖章。最为关键的一点是,求职者必须确保offer上的签署和公司盖章是一致的,以免出现公司的欺诈行为。

红海云.png

关于红海云

  红海云是中国领先的新一代人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核心产品红海eHR系统,打破传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功能模块数据割裂的局限,从核心人力管理、劳动力管理到战略人才管理,涵盖人力资源业务12大模块,百余项功能一体化布局。并通过红海云RedPaaS平台、RedAPI平台、自动化运维平台等底层数字化配套体系的赋能,让红海云eHR系统拥有了业内领先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迄今为止,红海云服务的客户已成功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地区市场,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业借助红海产品获得领先的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力,广泛分布于国企事业单位、地产、银行、医药、物业、物流、餐饮、服饰等行业,包括中国银行、保利物业、石药集团、以岭药业、科兴生物、中金珠宝、华宇集团、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邮金融、影儿集团、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众多头部企业。

获取方案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