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分配职能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比例非常重要,合理的人员配置不仅直接影响到公司的运营效率,更关系到人力成本的投资回报率。这一比率的优化,能帮助企业在有限的资源下实现更大的效益,那么,职能人员和业务人员怎么配比合适呢?
某公司总经理提到,他们发现企业中职能人员的数量相对偏多。因此,他们计划精简职能人员的配置,增加业务人员的比例,以提高能够直接产生效益员工的占比。
在讨论这个话题时,职能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比例常常是公司董事会、投资者、股东及高层管理者所关注的焦点。关注这一话题的根源在于对人力成本的投资回报率的重视,公司希望在人力成本投入相同的情况下,获得更大的产出。因此,在维持公司正常运转的前提下,管理层通常倾向于减少职能人员,增加可以直接创造收入的业务人员。
在关注职能人员与业务人员比例时,需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比例的合理性标准
首先,需要明确如何确定合理的比例。判断职能人员是过多还是过少的标准是什么?我们可以参考两个因素:一是市场上同等规模公司的平均比例,一般而言,应该略优于市场平均;二是公司历史上的比例,通常来说,这个比例应不断优化,随着时间推移,职能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比例应该逐渐降低。
此外,必须考虑确保公司当前及未来2-3年正常运营所需要的最低职能人员数。此外,有些行业可能对某些岗位有监管要求,需符合人员配置的规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必要的职能人员仍需合理配置。
2.如何控制职能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比例
在保障必要职能人员配置的基础上,需要严格控制职能人员的数量增长:通常情况下,职能人员仅在补缺时进行招聘,除非公司业务大幅扩展或开拓新业务需要配置必要的职能人员。
通过促进业务增长和扩大业务规模来有效地优化职能人员与业务人员的比例。在公司组织结构与人力编制的管理上,应建立与业务规模及利润产出直接相关的管理机制。尤其对于职能人员的增设,必须要求业务与利润达到一定标准才能增加。如此,机制上能确保职能与业务人员的比例随着公司发展不断优化。
3.如何从根本上提高人力费用的投资回报率
调整人员比例的最终目标是提升人力成本的投资回报率。为此,需要建立人力费用与业务规模及利润产出挂钩的机制,在薪酬总额与利润产出之间构建合理的匹配机制。
此外,要实现人力费用与利润产出的高度相关性,工资结构设计上应增加浮动部分的比例,浮动部分应与公司和个人业绩挂钩。通常,业务人员的薪酬与奖金高度依赖于业绩和利润表现。在必要情况下,职能人员的薪酬结构中,浮动占比也可适当增加,使其与公司整体业绩及个人表现紧密相关。
这两种机制的设计能够有效提升人力费用的投资回报率。但仅仅通过压缩人力费用、削减编制和降低工资可能会导致产出的大幅下降,从而进入投资回报率下降的恶性循环。
因此,在优化职能与业务人员比例以及提高人力费用投资回报率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重点应放在提高产出上,其次才是成本的压缩。理想的状态是产出显著增加,人力费用仅小幅增长,员工收入提升,从而形成提升投资回报率的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