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演示

51岁女工遭解雇索赔2.7万败诉 法院:公司这样做没错

2025-04-18

红海云

【案件详情】

近日,一则关于大龄员工劳动权益的咨询引发热议:

"临近退休时,公司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为由解除合同,能否主张经济补偿?"

该疑问源于江西广昌某公司的真实案例。2020年6月,47岁的杨某入职当地企业担任质检员,双方签订5年期劳动合同。2024年8月,51岁的杨某突遭解雇,公司援引其"已达女工人50岁退休标准"终止劳动关系。由于养老保险缴费未满15年无法领取养老金,杨某认为公司构成违法解雇,诉请2.7万元赔偿金。

经审理,法院指出关键法律界限:

依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用人单位在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享有合同终止权;
杨某未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系自身缴费年限不足所致,企业已依法履行社保缴纳义务;
若企业存在欠薪或未缴社保等过错,即便员工达退休年龄也应支付补偿。
本案的特殊性在于,杨某作为生产一线女工人适用50岁退休标准。法官特别提醒:
• 劳动者应注意自身岗位对应的法定退休年龄(管理岗/技术岗通常为55岁)
• 用人单位行使终止权时,必须确保历史社保缴纳无瑕疵
• 建议临近退休人员提前核查养老保险缴费记录,必要时通过续缴或补缴维护权益

【法律延伸】

《社会保险法》第16条明确,养老金领取需同时满足"达到退休年龄"和"缴费满15年"双重要件。实践中常见三类争议情形:

1.超龄但未享养老待遇继续工作(可认定劳动关系)
2.企业未足额缴纳社保导致员工无法退休(需担责)
3.达到管理岗退休年龄但仍在岗(需结合岗位性质认定)
该判决现已生效,为类案处理提供重要参考。法律专家建议,劳动者可通过12333社保热线提前查询缴费情况,用人单位在行使终止权时应书面告知并保留社保缴纳凭证。

企业解雇达到退休年龄员工有哪些注意事项?

一、明确法定退休年龄标准
区分岗位性质
普通员工:女工人50周岁,女干部55周岁,男性60周岁(特殊工种可提前5年)。
管理/技术岗:需结合劳动合同约定,部分女性员工可能适用55周岁标准。
地方差异:部分地区允许灵活退休或延迟退休政策,需核实当地规定。
二、核查员工社保缴纳情况
关键前提:
若员工已缴满15年社保且达到退休年龄,企业可依法终止合同(无需补偿)。
若员工因企业未足额缴费导致无法退休,企业需承担补偿责任。
操作建议:
解雇前核查员工养老保险缴费记录(可通过社保系统查询)。
保留企业历年社保缴纳凭证,避免被认定“过错方”。
三、规范解雇流程
书面通知义务:
向员工送达《劳动合同终止通知书》,明确依据“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条款(《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21条)。
注明办理退休手续的协助义务(如配合社保转移)。
禁止“一刀切”:
若员工超龄但仍在岗,且双方同意续聘,可签订劳务协议(非劳动合同),规避劳动关系风险。
四、特殊情形处理
员工主张继续工作:
若员工未享受养老待遇且未缴满社保,可协商延期退休或补缴社保(需员工同意承担个人部分)。
经济补偿争议:
无需补偿:企业无社保缴纳过错且员工已达退休年龄。
需补偿:企业存在欠薪、未缴社保等违法行为(按《劳动合同法》第46条支付经济补偿)。
五、法律风险防范
证据留存:
员工身份证、劳动合同、社保记录、终止通知的签收文件。
避免歧视性表述:
解雇理由仅限“法定退休年龄”,切勿提及“年龄大”“效率低”等可能构成年龄歧视的表述。
六、替代方案建议
返聘协议:对技术型超龄员工,可签订劳务合同,约定工作内容和报酬,避免劳动关系连带责任。


获取方案 电话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