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约演示

eHR系统采购实施中的乱象有哪些?

2017-09-18

红海云

  eHR系统采购实施中的乱象有哪些?其实,在企业进行eHR系统采购过程以及实施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意外情况,而这些情况一方面反应了市场上eHR厂商的各类问题,当然,企业在选型过程中也会由于没有相关经验而导致出现差错,以下这五点是过往企业在采购或实施经验经常出现的乱想问题,这里提供给想要上线eHR系统的企业进行参考。

eHR系统采购.jpg

1.机械执行低价中标规定

  首先应当承认,这是招标采购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但是这里的低价应当是以对单位e-HR需求深度契合满足为前提的。虽然很多单位在招标评分表中将实施、服务等列入其中,但是在确定中标者时,却是机械地执行最低价中标这一规定,这种做法实际上让价格成为唯一的评价因素,显然有失偏颇。为何会如此呢?任何单位也不至于在明知不能满足自身需求的情况下去选择一个低价供应商,问题就出在单位eHR需求不明确上,正是因为需求模糊,才进一步导致后续问题。

2.eHR系统厂商前期无原则承诺

  应该说任何一个行业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厂商所处的发展阶段也各不相同,在市场定位、发展策略、产品研发、市场销售方式、老板风格等方面均有各自基因,也总有部分厂商处于猎取销售订单的目的,采取盲目承诺、从不说”NO”的销售策略;更有厂商对客户表述的需求一知半解,甚至故意曲解和模糊化,为后续实施建设过程中留下扯皮谈判的空间,所以会有一些厂商在需求应答阶段上基本上来者不拒、无所不能。

3.eHR系统需求过于表面

  由于单位并没有梳理出完整明确的需求,需求颗粒度过大,边界太泛,因而在与eHR厂商需求沟通和演示交流中,往往停留在表层的大概念、大框架、大流程层面,大而化之的结果造成一种假象:所有eHR产品都差不多,需求满足度都非常高,进而轻信廉价承诺。

  比如,很多单位只看大体不看细节,同样宣称软件能够实现表单、工作业务流程、薪酬计算公式的自定义,但实际上操作技术难度差别很大,少量流程与多个流程以及简单流程与复杂流程的设置在工作量和难度上差别巨大,等等。很显然,如果没有详细的需求,在这些问题上的确很难避免大而化之的问题。于是就出现下一个问题。

4.选型小组评判标准不统一

  在选型决策阶段,招标中的选型小组采用评分方式确定最终中标厂商。但如果像前面所说的,在需求不明确、哪家厂商都能满足、各个厂商都差不多的情况下,选型小组也很难在短短的几十分钟的讲标、评标环节达成一致。再加上选型小组成员之间评判角度和意见不统一,不同角色的立场差异很大,比如技术性能和功能实用性的矛盾、领导层宏观诉求和执行层微观需求的矛盾等等,最终导致的结果实际上选型进入了无序决策状态。

5.在实施中不断增加费用

  厂商在前期无法知晓客户的详细需求到底有哪些需求要实现,难度和工作量有多大,导致报价没有针对性,再加上很多单位对价格的高度敏感,很多小型厂商正是抓住这一心态,在竞标中采取低价策略,以完全低于常规水平的低价中标。但在实施建设中出现需求不断变更与调整、各种诸如理解不一致、不满足需求的二次开发层出不穷,于是项目推进缓慢、不断延期乃至停止等各种问题开始爆发。

  这时,单位开始会愤怒,然后则无奈:当初说好的“没问题”呢?单位项目负责人当然会愤怒,但是愤怒解决不了问题,而如果这个项目就此而搁浅显然对本人是非常不利的;于是双方开始寻求解决方法,往往通过补充费用、增加二开等等手段,让系统能够满足核心需求、勉强上线、结束项目就成为了最佳选择。而很多项目就在这个过程中陷入了让人痛苦万分的长期拉锯之中。在有些时候,eHR建设负责人甚至会“胳膊肘向外拐”,站到厂商的角度说话,当然这完全是出于“自救”。

  最终,在项目好不容易上线的时候,才猛然间发现,最终的产出与想象的蓝图不对应、两张皮。并不是说只有低价才会导致上面的那些问题,有些单位“财大气粗”,追求效果“不差钱”。但实际上,如果需求不明确,一味的追求大牌厂商和高端先进理念,花了不少冤枉钱但买不来想要的效果,因为钱没有花到刀刃上。


获取方案 电话咨询